【四十年印记·老物件】“退役”的印泥

来源:     日期: 2018-12-12 分享+

      

                                黎华保存的印泥盒。

  “这个印泥盒从我1989年进纪检机关一直陪伴在我身边,30年来,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双手用这个盒子里的印泥在调查材料上按过手印。印泥虽然普通,但它不仅记录着从严治党的风雨历程,也清晰地见证了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办事的工作作风。”说起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这个话题,55岁的云南省丽江市纪委监委正处级纪检员黎华拿着印泥盒深情地说。

  “印泥背后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黎华清楚地记得,18年前,2000年6月1日,原丽江地区华坪县煤炭管理局的5名党员干部到地纪委举报该局局长肖某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的情景。6月2日,地纪委对举报情况迅速进行调查核实,并从各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案组。为把肖某从300多公里外的华坪县城带到地纪委谈话点,黎华和专案组的5位同志与当事人斗智斗勇,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因为在肖某随身携带的黑色皮包里,藏着一把手枪及多发子弹……

  案件的查处,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根据掌握的线索,地纪委对4名涉嫌违纪人员采取了措施,但不管专案组问什么,他们都三缄其口。专案组的同志认真分析了4名当事人的情况,发现该局会计是一个很顾孩子的人。当时他的妻子因病在昆明住院,两个孩子没人管。那天晚饭后,黎华和一位同志从家庭幸福、孩子的成长角度对这名会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尽快交代,争取从轻处理。这名会计终于承认了违纪事实:该局局长、他和出纳3人私分了10万元公款……

  黎明时分,当这名会计用颤抖的拇指蘸上鲜红的印泥在笔录上按下手印时,黎华走出房间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经过专案组同志近一年的努力,这起案件终于尘埃落定。案件涉及厅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10人,科级干部11人,一般干部和其他人员10余人。他们中构成犯罪的都受到了法律的惩处,违反纪律的也都受到了严肃处分。

  当时,云南省纪委对这起案件的评价是“该案涉案人员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性质之严重、影响之恶劣,在丽江地区乃至云南省都是十分罕见的”。

  “小小的印泥还体现了我们纪检干部在查办案件时的严谨作风。”黎华回忆道,记得有一次,在审理案件时,他发现有一份笔录上没有当事人的手印。办案人员说,当时时间有点紧,笔录之后忘记让当事人按手印了,“案子都结了,缺一个手印关系不大”。黎华当然不同意,态度坚决地说:“作为纪检干部,办的每一件案子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都要办成无懈可击的‘铁案’。这种作风,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改变。”后来,黎华等人带着这盒印泥,找到了当事人,让他重新确认笔录,并按了手印。

  “当我看到那么多侵占过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黑手在调查材料上按下一个个鲜红手印的时候,做党的忠诚卫士的使命感便一次次涌上心头。”黎华说,“随着办公条件的改善,这盒印泥已经‘退役’了。但我一直把它当作宝贝带在身边,时刻提醒我,印泥可以‘退役’,但纪检人的责任和使命却永远都不能‘退役’。”(杨丽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