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纪委监委干部在帮扶村宣传信访举报知识
渭源县纪委监委干部入户走访贫困户,并为群众演示“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使用
定西素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是全国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好打赢的硬仗,护航脱贫攻坚,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甘肃省定西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破解“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三大难题为突破口,通过强化“县权”监督、阻断“乡情”干扰、根治“村点”痼疾,切实提升基层监督实效,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靶向施策 强化“县权”监督
“针对农村安全住房、技能培训、帮扶工作、农村安全饮水等四个方面有关问题,现对你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以下监察建议……”
今年4月,定西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央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时,发现通渭县委、县政府部分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工作不严不实,应付检查、弄虚作假等问题,市纪委随即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处理,市监委对该县县委、县政府发出监察建议书。
“我们将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彻底整改各类突出问题,从严从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到村到户到人政策措施。”收到监察建议书的第五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便接到了来自通渭县委、县政府的检查书。
如果说做好标本兼治是“大文章”,那一纸监察建议书就是“小切口”。
今年以来,定西市纪委监委通过民主生活会督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规范“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开展专项督导调研检查、开展“四察四治”专项行动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等常态化监督检查,全面检视脱贫攻坚中“县权”是否规范运行,倒逼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推动各项问题整改,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不打折扣。
截至目前,定西市纪委监委已先后向县区党委政府提出纪检监察建议16份,问责县区党委政府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力领导干部13人次;从严查处、脱贫攻坚工作中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11件,通报曝光典型案件14次31件,点名道姓曝光54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效应,以扭转作风促使“县权”运行公开明朗,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没有监督,权力必然失控,如何做实做细?抓手在哪里?”日常监督一直以来都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可现在这项工作对他们来说却不再是难事。
“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你应该履行什么职责?全镇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拨付率低、工作推进缓慢,你履责到位了吗?要知道不作为、慢作为的危害同乱作为一样不可小觑!”这是近期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对时任盐井镇镇长吴某进行提醒谈话的一幕。
去年7月,漳县纪委监委在与县扶贫办开展联合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盐井镇等3个乡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资金报账滞后、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决定对3个乡镇的6名负责同志进行提醒谈话。
“感谢组织对我的提醒,这次谈话让我意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严峻性,拖不得、迟不得!今后我一定汲取教训,高度重视,抓住重点,提高工作质效。”接受谈话时,吴某真正是红脸出汗、如坐针毡。
打赢脱贫攻坚战,主责是党委政府,重点在职能部门,纪律保障在纪检监察机关。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基本职责。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帮助教育、及时挽救干部,推动最大限度减小存量、遏制增量,维护好整片‘森林’的健康成长。”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温卫东表示,“监督十法”,为纪检监察机关有效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搭建了新载体、趟出了新路子。
定西市纪委监委在结合工作实际、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探索运用“监督十法”,采取拓宽渠道“听”、深入现场“看”、及时跟进“要”盯牢关键事,通过寻根究底“问”、触及灵魂“谈”、警示提醒“函”盯好关键人,采取聚焦重点“盯”、跟踪问效“督”、全面深入“查”盯紧关键处,通过用好监管“网”盯住关键时,真正拓宽监督路径,实现了对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行业职能部门权力运行的全程闭环监督。
今年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信访量同比下降32.3%,监督成效逐步展现,干部作风切实好转。
协作联动 阻断“乡情”干扰
日前,临洮县纪委监委收到太石镇多起群众举报,集中反映某村“两委”大部分成员存在违纪问题。
“需核查的线索多、问题较严重,建议由负责太石镇所处北部片区的第三纪检监察室牵头,抽调片区人才库的力量协助核查。”在该县的纪委常委会上,各常委普遍达成了共识。
接到通知后,三室负责人杨世武立即抽调片区力量,不到一个月,11条线索尽数核查完毕。
“对这种疑难复杂线索的核查,当地乡镇纪委的力量明显不足,且‘地盘小、人头熟’难免有心软的时候。”杨世武说,“‘片区协作’,不仅在工作力量上实现从‘一根手指用力’到‘攥指成拳’的集中,提高了核查效率,更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人情干扰,实现了核查质量的提升。”
为了解决乡镇纪委工作力量薄弱、人员分散、人情干扰大的监督难题,今年,定西市1区6县纪委监委全面推行乡镇分片协作监督办案机制,各县区坚持“就近整合、优势互补、有利工作”的原则,以相邻3-4个乡镇片区,按照人员调配、监督实施、案件查处、保障落实“四个统一”的要求集中开展信访处置、监督执纪、审查调查等重点工作,有效解决了乡镇纪委在执纪监督中的权力干扰,激发了乡镇纪委工作活力。
通过片内协作、互相交叉、上下协同联动,全市7个县区119个乡镇的36个乡镇分片协作区,核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74件,其中立案78件。开展异地交叉办案11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3人。
狠抓基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片区协作”实现了“点”上突破,但要彻底打破“乡里的情”,“面”上的监督也必不可少。
“你县一些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群众未纳入‘一站式’即时结算,造成群众‘多跑路’,建议你县高度重视,优化医疗救助服务流程,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巡察组工作人员在药房随机查看购进药品质量验收记录
近期,定西市委第三巡察组在对陇西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及时向陇西县委县政府发出巡察建议,督促有关问题在巡察期间立即整改见实效。
巡察建议发出后,陇西县全面规范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对全县特困供养人员、孤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申报医疗救助全部取消乡镇审核环节,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通过信息共享比对核对,真正实现无缝对接。
李某,家住陇西县巩昌镇越胜村,最近因高血压脑供血不足正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正好遇见了市委巡察组来督查整改情况。听说现在医疗救助可以在出院时“一站式”即时结算,他便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往常住院的钱我都得东拼西凑先垫了再找镇上报销去,这回也不用我操心了,这病也能安心治了。你们这巡察真巡到了我心坎儿上啊!”
为防止县、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不彻底、揭短亮丑不坚决、出了问题“捂盖子”等地域、人情因素干扰,实现“面”上的监督,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委领导安排下组建专班力量,围绕“人从哪里来、重点巡什么、工作怎么干、巡后怎么改、成果怎么用”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专项交叉巡察。
同时,市纪委监委还组织开展县区纪委监委交叉执纪检查,强化异地监督,着力发现面上的普遍性问题,彻底查找和挖掘扶贫政策落实中隐于地下、藏在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使得政治监督更加具体有力,“乡情”监督更加深入有方,也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截至目前,定西市通过交叉巡察和异地交叉监督检查,已发现问题2605个,推动督促整改问题2177个,移交问题线索1063件。
打通末梢 根治“村点”痼疾
去年4月份,渭源县纪委监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出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较多、反馈意见集中、违纪违法问题多发或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镇村派出工作组开展“定点进驻”督查调研,路园镇大路村成为了第一轮定点进驻村。
“定点进驻”期间,该县纪委监委探索运用“核(人口信息、落实的惠农项目、惠农补助及其他资金)、谈(与群众代表、老党员、村社干部等人员谈话)、查(村党支部、村委会会议记录)、访(全方位逐户入户调查)、对(部门项目实施方案、村社干部及家属花名册、相关法律法规)、问(持续进行跟踪问效,督促限期整改)”6项具体措施,发现该村违规占用“7.22”灾后维修补助资金、坐收坐支社级集体征地补偿款等各类问题线索11个。
随后,县纪委监委对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某某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11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理。
县乡发生的问题,大都离不开贫困村这个“原点”。只要打通基层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就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一分不差地落地落实。
“通过开展‘盯梢’式的定点进驻监督,不仅是对村级脱贫攻坚、经济社会、民生保障、村情民意、工作作风等方面情况的全面‘体检’,更是将解决问题的重点和矛盾化解的关键落在了脱贫攻坚的一线,实现了从源头上治理痼疾。”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自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定西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筛选确定了8个重点整治乡镇和110个重点整治村,聚焦点对点发现问题,采取“定点进驻”监督检查的工作模式,以信访前哨延伸到村、纪检监察干部进驻到村、重点整治落实到村、纪法宣传覆盖到村“四个到村”为抓手,看乡风民风、看干部作风、看工作推进、看村情组情,多角度多方式多层次攻破“村点”监督的重点,现已发现优亲厚友、雁过拔毛、虚报冒领等“原点”问题724个,解决问题678个。
突破监督重点,要根据每个村的具体情况解剖麻雀逐一解决问题;破解监督的难点,则要靠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一线监督“探头”充分发挥实效。
“这些地膜都是按建档立卡户的户数发下来的,早该发到群众手上了,可现在还有7捆在村部放着呢。”近日,安定区杏园乡牛营村廉政(义务)监督员夏轶勇将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如实上报了乡纪委。
经核实,该村干部因部分农户外出打工未及时将地膜发放到农户手中。乡纪委立即要求该村整改,滞留地膜现已全部发放到位。
“之前乡上专门对我们进行培训,相关扶贫政策和工作要求都说得很清楚。我现在是村上的监督员,就得更操心村上的事。”夏轶勇是牛营村的乡贤能人,今年3月,他被杏园乡选聘为村级义务监督员,像他这样的监督员,在安定区还有上千名。
为了对村“两委”工作进行有效再监督,打通扶贫领域监督“最后一公里”,确保全方位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今年初,定西市纪委监委制定印发《关于建立脱贫攻坚村级廉政(义务)监督员的意见》,各县区纪委监委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市119个乡镇的1897个村选聘6606名村级廉政(义务)监督员,他们大多是热心公益、关心家乡发展的老党员、乡贤能人、退休干部、退伍军人等。
监督员知村情、熟村务,通过风闻言事、与村监会主任协调配合开展异村流动监督,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村组,也使村务监督委员会真正担负起基层监督的重任,倒逼村监会成员主动、尽心、正确履职。
今年以来,通过多轮次组织开展村监会主任异村交叉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2482个,反馈问题线索92条,目前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线索正在核查。
“定西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在做深做细做实做透监督上下功夫,以精准监督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监督工作‘实打实’、查处违纪问题‘零容忍’、责任落实‘不断档’,以严谨过硬的工作作风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温卫东说。 (供稿 王学武 乔天倩 )